VPN对端配置
本节介绍VPN对端配置,包括新建VPN对端、编辑VPN对端以及删除VPN对端。
新建VPN对端
新建P1提议,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 从页面左侧导航树选择并点击“配置
网络
IPSec VPN”,进入IPSec VPN页面。点击『VPN对端列表』标签,进入VPN对端列表标签页。
- 点击VPN对端列表左上方的『新建』按钮,弹出<VPN对端配置>对话框。
- 在<基本配置>部分配置各选项。
- 如果需要,点击<高级配置>标签进入高级配置标签页配置VPN对端的高级选项。
- 连接类型:指定ISAKMP网关的连接类型。
双向 – 指定该ISAKMP网关既是发起端也是响应端。该选项为系统的默认选项。
发起者 – 指定该ISAKMP网关仅是发起端。
响应者 – 指定该ISAKMP网关仅是响应端。
- NAT穿越:在IPSec或者IKE组建的VPN隧道中,若存在NAT网关设备,且NAT网关设备对VPN数据进行了NAT转换,则必须开启IPSec或者IKE的NAT穿越功能。默认情况下,NAT穿越功能是关闭的。
- 产生路由:配置自动生成路由功能。默认情况下,该功能是关闭的。该功能允许设备自动添加从中心设备到分支机构的路由条目,从而避免了手工配置路由所带来的问题。
- 对端存活检测DPD:配置DPD(安全隧道对端状态探测)功能。默认情况下,该功能是关闭的,选择<启用>复选框开启该功能。该功能开启后,如果接收端长时间收不到对端的报文,便触发DPD查询,主动向对端发送请求报文,对ISAKMP网关是否存在进行检测。
DPD间隔 - 指定向对端发送DPD查询请求的时间间隔。间隔范围是1到10秒。默认值是1。
DPD重试 - 指定向对端发送DPD查询请求的次数。向对端发送查询请求后,如果本端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收不到对端的报文,系统会在再次发送查询请求,如此反复,直到完成该参数指定的次数。在指定次数查询完成后如果仍然收不到对端的报文,则判断对端ISAKMP网关已经死掉。查询请求的次数范围是1到10次,默认是3次。
- 描述:在文本框中为所创建ISAKMP网关输入描述内容。
- 配置完成,点击『确定』按钮保存所做配置并返回VPN对端列表页面。
编辑VPN对端
编辑VPN对端,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从页面左侧导航树选择并点击“配置
网络
IPSec VPN”,进入IPSec VPN页面。点击『VPN对端列表』标签,进入VPN对端列表标签页。
- 从VPN对端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的VPN对端条目,然后点击列表左上方的『编辑』按钮,弹出<VPN对端配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进行编辑。
- 编辑完成点击『确定』按钮。
删除VPN对端
删除VPN对端,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从页面左侧导航树选择并点击“配置
网络
IPSec VPN”,进入IPSec VPN页面。点击『VPN对端列表』标签,进入VPN对端列表标签页。
- 从VPN对端列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VPN对端条目,然后点击列表左上方的『删除』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