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介绍应用QoS的相关配置,包括新建/编辑/删除/启用/禁用/查看应用QoS规则、调整应用QoS规则的优先级、配置IP地址白名单以及指定应用QoS规则生效的全局时间表。通过配置应用QoS规则,对指定应用进行最大带宽限制或者最小带宽保证。
新建应用QoS规则,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类型 | 选项说明 | ||||||
---|---|---|---|---|---|---|---|
规则名称 | 指定将要创建规则的名称。 | ||||||
限流对象 | 指定限流对象,可以是接口也可以是安全域。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 ||||||
匹配条件 | 应用:在<应用>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应用。 | ||||||
添加:点击『添加』按钮添加所选应用到文本框中。用户可根据需要添加多个应用。 | |||||||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选中的应用删除。 | |||||||
更多:点击『更多』按钮,弹出<高级配置>对话框,可添加多项匹配条件,包括:
注意:匹配条件的总数不能超过10条。 |
|||||||
上行带宽 | 指定带宽的限制方式、带宽值以及带宽限制生效的时间。
|
||||||
添加:点击『添加』按钮将指定条目添加到文本框中。 | |||||||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删除所选条目。 | |||||||
高级:点击『高级』按钮,弹出<高级配置>对话框。依据所选择的带宽类型及子类型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配置。 <带宽类型>部分可指定带宽限制方式为最大带宽或者最小带宽。最大带宽可根据需要配置整形或者管制;最小带宽可根据需要配置最小带宽或者低延迟队列带宽保证。 最大带宽-整形:流量整形限制数据传输速率,使流量平滑地通过接口发送出去。配置参数如下:
最大带宽-管制:流量管制功能对流量进行限制,并且对符合规格(Conform)的流量以及超出的(Exceed)流量根据配置进行不同的操作。配置参数如下:
最小带宽-最小带宽:为被限制对象配置最小带宽保证。配置参数如下:
最小带宽-低延迟队列带宽保证(优先级):为被限制对象配置最小带宽保证。低延迟队列(LLQ)是优先级队列(PQ)、自定义队列(CQ)和加权公平队列(WFQ)的综合算法。LLQ一般用于语音和交互式视频,在配置时,所有LLQ类型的应用总带宽不能超过链路带宽的33%。配置参数如下:
|
|||||||
下行带宽 | 指定最大带宽值以及带宽限制生效的时间。
|
||||||
添加:点击『添加』按钮将指定条目添加到文本框中。 | |||||||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删除所选条目。 | |||||||
高级:点击『高级』按钮,弹出<高级配置>对话框。可做如下配置: 最大带宽-管制:流量管制功能对流量进行限制,并且对符合规格(Conform)的流量以及超出的(Exceed)流量根据配置进行不同的操作。配置参数如下:
|
功能 | 说明 | |
---|---|---|
配置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 默认情况下,系统的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RED)机制是关闭的。用户可选择为上行流量或下行流量开启该机制。在<上行>或<下行>后选中<启用>前面的复选框开启WRED机制,并在其后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 |
配置数据包标记 | 默认情况下,该功能是关闭的。在<下行>后选中<启用>前面的复选框,为下行流量开启数据包标记功能,并可根据需要,做如下配置:
| |
配置细粒度控制 | 用户可根据需要,为上行/下行流量的应用QoS规则嵌套IP QoS规则或者角色QoS规则。嵌套后,系统将把不同应用的带宽按照指定的IP或者角色QoS规则合理分配给不同的IP或者角色,实现应用QoS的细粒度控制。
提示:配置嵌套QoS后,用户可在细粒度控制列表中编辑或删除该嵌套QoS规则。点击相应的『编辑』或『删除』按钮即可。 |
编辑应用QoS规则,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删除应用QoS规则,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启用或禁用应用QoS规则,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查看应用QoS规则,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应用QoS列表中将列出该接口或安全域或所有接口和安全域下的所有已配置的QoS规则。
绑定在同一个接口或者安全域的QoS规则,系统按照QoS规则列表中显示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进行匹配,即位置越靠前的规则,其优先级也越高。
调整应用QoS规则排列顺序,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QoS功能支持配置IP地址白名单。配置后,系统将对指定的流量不进行QoS控制。
配置IP地址白名单,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指定应用QoS规则生效的时间表,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相关链接: